语文工作

黄浦区在上海市“我爱汉字美活动”中喜获冠军

发布日期:2014-03-27   来源:   
     今年1月至3月,上海市语委、上海市教委开展了“我爱汉字美”——上海中学生咬文嚼字活动,黄浦区民办立达中学代表黄浦区参加了此项活动。比赛紧张激烈,扣人心弦,更引人入胜。经层层对决,黄浦区立达中学越战越勇,最终喜获“‘我爱汉字美’——上海中学生咬文嚼字活动”总冠军。
本次活动是上海市语委根据《国家语委关于开展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参赛队伍选拔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在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的前提下,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组织开展。整个选拔活动的流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区县按照市语委要求进行选拔,全市有43支队伍参加,最后选出24支队伍;第二个阶段是上海地区复赛,每4个区组成一个复赛小组,经复赛、复活赛,选拔出8支队伍;第三个阶段是上海地区半决赛和总决赛。
     本次活动,得到了黄浦区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区教育学院的大力支持。在区语委办的提议下,黄浦区民办立达中学、向明初级中学、格致初级中学积极响应,学校将此次选拔活动作为对学生加强规范汉字意识教育和能力教学的有力抓手,全力推进此项活动的开展。经市级选拔,最终确定民办立达中学代表黄浦区参加全市比赛。
     本次活动,每场比赛有三个环节:一、轮答,每个选手轮流答题,纠正词语、成语及古诗文中的错处,并给出正确答案。二、选答,要求每队派两名不同的选手,在“走街串巷”“一锤定音”“火眼金睛”“锁定名人”中选择一题回答,内容包括字音、字形、语法、逻辑、常识及古代文化知识等。三、终极对决,每队派一名选手,在5秒钟内,对大屏幕上的题目做出是非判断。
     参加这样的比赛,要求选手有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积累,广博的知识,快速的反应,良好的心理。为此在十二月初接到任务后,民办立达学校便在初一、初二两个年级中进行了两次校级选拔,最终决定由初二的徐鸿诚、马劼、王健欣、陈奕佳和初一的邵明怡、宋慧珠六位选手组队参加电视台的选拔赛,并顺利成为首轮24支队伍之一。根据组委会的安排,一月中旬,参赛选手参加了电视台举办的相关培训和笔试与口试的选拔,最终确定了徐鸿诚、马劼、王健欣和邵明怡四位同学参赛。小选手们不负众望,以高分赢得“我爱汉字美”——上海中学生咬文嚼字活动总冠军。
     面对电视记者的采访,辅导老师胡超平坦言:立达今天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学校对语言文字工作的一贯重视,得益于全体语文教师平时的辛勤工作。语文课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课,重视字音字形字义等基础知识,每篇课文的基础知识都有过关默写。还有词语教学及运用的课题研究。各年级每学期都会进行汉字书写比赛,力求学生把汉字写对、写美;各年级的文学社还有朗诵、朗读比赛,课本剧表演等,还安排一定量的课外阅读。当然参赛队员在此基础上还有个人对文字的喜爱、积累以及参赛前三个月的特殊“加工”,参赛队员自接到任务起就做了大量的准备,老师加强了辅导,引领学生阅读了两年的《咬文嚼字》,8套易读错写错的复习资料,一套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10期汉字听写大会的资料等。学生们坦言,参加此次活动,是一个收获和进步的过程,体会到了在辨析中领悟汉字魅力、在生活中寻找汉字的乐趣。
     字音是韵律,字形是图画,字义是内涵——汉字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期盼我区更多的学校能在信息化时代,进一步提高学生规范汉字应用能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分享到:

相关信息